Your browser should be upgraded!We recommend to use Google Chrome for the best interactioon and experience。

《孩子的超能腦思考 PART 2》每個小孩都是天才:創意腦,程式玩出自律天賦

2022.04.06(W)
Article/ tutorJr
21世紀的教育,關鍵在於如何給孩子4C的能力,培養「問題發現、問題解決」的聰明腦袋
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…
 
學習程式,不表示未來要當工程師。程式素養逐漸成為全球先進國家的基礎教育,主要是講求「發現問題」與「解決問題」能力,聯國國教科文組織與世界新進國家也早已把3R教育(讀reading、寫writing、算arithmetic),提升至4C教育(批判性思考與問題解決critical thinking and problem solving、溝通 communication、團隊共創collaboration and building、創造與創新creativity and innovation),讓孩子具備接軌未來世界的素養能力。

家長們,你有聽過這句話嗎? 「學音樂的孩子不會變壞」。

這是台灣知名樂器公司功學社,當年為推廣音樂學習所推出的標語,一時間廣為流傳,加上國人對於「學音樂=有氣質,有氣質=不會學壞」的認知,久而久之下,這句話就成了公認的道理。

除了「不會變壞」之外,父母們最希望孩子擁有的特質,大概就是「自律」了。期待孩子能自動自發、自我管理、主動探索,不論生活作息或學校課業都能自己安排好。不難發現,以上都符合我們說的「自律」,因此也有一種說法,認為自律並不是一種方法、或特質,而是一種結果。一旦「獲得好的結果」成為誘因,人會因此而努力,從投入到享受成功果實的過程,表現出來成為自律的現象。

身為家長的我們,則應該從停止要求孩子「你要自律」、「你看人家○○哥哥多自動自發」,改為協助他們「獲得好的結果」,從督促變為引導,為了達成目標而努力。

在邁向自律的過程中,關鍵的能力是學會「發現問題、解決問題」,讓自己推動自己向前。這該如何做呢?其實,學習程式設計就是一個好方法!

 

程式教育,其實是在學「發現問題、解決問題」

 
「學程式?小孩以後又不是要當工程師」

相信許多家長會有類似的疑問,然而,小時候開始接觸程式設計,確實與當不當工程師無關,而是能學習到「問題發現」與「問題解決」的能力。

正如在疫情初期為台灣防疫立下大功的口罩App2.0,就是一個透過發現問題、解決問題的好案例。一開始在管控規範下,國人可以至超商領取口罩,但卻難以辨識身分,有人領得到、有人領不到,因此當下需要一個可以驗證身份、領取口罩的方式。

用身分證嗎?雖然國人的身分證已改為IC晶片卡多年,但只有專門的行政機關可以讀取晶片卡作業,無法顧及領口罩遍地開花的作業流程。於是,健保卡成了另一個選擇。然而,若大家都去醫院領口罩,在防疫初期不僅會造成醫療行政體系更為繁忙,還會有交叉感染的疑慮。因此,問題解決者思考,哪邊可以讀取健保卡,又遍地開花呢?「藥局」就成了當時國人領取口罩的最佳地點,並且只要透過手機App便能完成。

對於程式設計人員而言,串連健保資料庫、撰寫手機App都是很重要的事,然而更重要的,是上述的思維邏輯,也就是「如何發現問題、如何解決問題」,再透過資訊科技實現。

口罩1.0、2.0、3.0的比較,資料來源:衛福部)

學習程式或STEM,更有賴於如何在日常中「觀察、思考」,必且針對命題,來解決問題

 

善用程式教育培養創意腦,關鍵在好奇心

 
我們也可以發現,在實務上「解決問題」的案例,都會由「觀察一個現象」開始,進而去思考能做什麼改變、思考如何解決、最後實作出來。當然,我們無法期望隨時出現國家級的大挑戰來做為題目。那該如何帶著孩子去觀察一個現象、並且嘗試推敲解決方案、進而著手實現呢?最好的方法,就是從日常生活與環境中做起,並且透過程式實現出來。

結合STEAM教育的Scratch程式課程,就是很好的練習選擇。例如當發現減少使用塑膠,可以有助海洋保育,想要盡自己的力量投入宣導時,在STEAM x Scratch的程式教育中,老師就會帶著孩子一起討論這個題目,包括為何好奇(如吸管為何會莫名其妙進入海龜的鼻子)、對哪個部分感興趣(塑廢棄物如何進入海洋),尋找切入點(從減少陸地活動的垃圾著手),並觀察(發現每天人手一杯手搖飲,有塑膠杯也有吸管),定下題目(設計「塑膠清除大作戰」的Scratch遊戲),也思考如要完成這個題目、會遇到哪些問題、發想遊戲要如何設計才能好玩、上手、且具有宣導意義(設計思考/運算思維),直到最後真的運用Scratch搭建出一個程式作品來。

教育的本質在於「汲引出孩子天賦」,讓每一個小腦袋瓜,都能因才適性發展

 

把從程式學到的,用在生活上

 
這個過程,其實更適合讓孩子運用在日常生活中,在生活中『發現問題、解決問題』,培養自己處理生活的成就感與自信心,獲得自律而來的美好果實。

你會發現,孩子變得會為自己的事情負責,不再是因為爸媽的命令才不甘願地去做。這不正是天下父母所期待的嗎?

思維素養 程式教育 日常生活
培養What的思維 尋找題目、喜歡的開始 好奇心、興趣
培養Why的思維 找切入點、學會整理脈絡 探索、觀察
培養How的思維 設計/運算思維→做出作品 問題發現、思考、解決問題
未來,現在的孩子也將進入「元宇宙」的生活,科技與數位素養就是激發創意應用的關鍵

Share this article with your friends and family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