Your browser should be upgraded!We recommend to use Google Chrome for the best interactioon and experience。

小孩年度成長力3:生活成長力──孩子學會自律,對他一生才給力!

2021.01.21(T)
Article/ tutorJr

我們想讓爸媽知道的是
回顧孩子一整年的變化,除了身高多了幾公分、成績進步了多少之外,別忘了檢視看看他們在生活上有沒有跟著「成長」了。今年學會自己綁鞋帶、穿制服了嗎?或是不再需要爸媽「壓著」學習英語、主動拿起繪本看英文故事書了呢?擁有良好的生活習慣及判斷力,是自律的開始。學會自律,就像踏上成長的飛輪,一開始雖然比較辛苦,只要建立起正確的生活態度後,就能一路加速、把競爭者遠遠甩開!

華人習俗中,「冬至吃湯圓會添歲數」,但不管連吃了幾年湯圓,家裡的小霸王、小公主還是要爸媽跟在屁股後面,催促寫作業、嘮叨整理房間、或是上演每天的賴床戰爭。看著朋友、同事的小孩變乖、變懂事,忍不住感嘆「別人家的孩子總是不讓我失望」,也想問,難道我家小孩天生就是比較沒紀律嗎?

管教

越依賴紀律、越難自律?

瑞士發展心理學家皮亞傑(Piaget)的兒童認知發展理論,將幼兒成長分為三個階段,從嬰兒時期到四歲前後,寶寶正嘗試用各種方法認識外在環境,此時的他們還不懂世界運作的邏輯,也不受社會群體的規矩束縛,這是一段「無律期」,餓了、尿布濕了就哭,一切以滿足自我需求為優先。

學齡前到小學中低年級時來到「他律期」,還無法理解秩序、安全、甚至道德等概念,為了獲得大人稱讚、或是避免責罰,會聽從「睡前要刷牙、不可以打人」這些指揮,就像身邊一下子樹立起許多「界線圍牆」,生活開始受到約束。

直到小學高年級左右便逐漸進入「自律期」,這時候慢慢有能力理解「什麼是對錯好壞」,開始建立價值觀及道德感,有自己的意見、想照自己的標準做事。

照理來說父母應該在此時慢慢撤掉那些「圍牆」,而理想的狀態是孩子依循習慣,在「行為界線」範圍內生活。但沒培養起自律習慣的孩子,容易退化到無律期隨心所欲的行為,不斷耍賴、跑出界線,或是仍像在他律期時依賴大人「警告提醒」各種紀律規定,導致爸媽心累地羨慕起「別人家的孩子」。

學習自律的過程,就是成長的開始

要提醒的是,自律是需要幫助與練習才能養成的,進入自律期的孩子不代表會自動變得自律。懂得自律,意味理解並認同生活規範的用意,可以用理性的判斷來取代本能的直覺反應,控制想即時滿足懶惰、慾望等需求的念頭,而選擇「玩完玩具後歸位、吃光餐盤中的蔬菜」等行為,來換取對自己有利的結果。

有些大人會將自律跟守規矩畫上等號,家裡充斥著規範,卻忘記小孩子是透過「嘗試跟冒險」來認識世界的。如果做什麼都會被禁止、責罵、被要求「聽話當個乖小孩」,對未知的好奇心很可能會受到打擊,熱情一旦被澆滅,很容易越來越被動,變成拉一下才會有反應的提線木偶,下場就是離自律越來越遠。

好奇心

美國臨床社會工作者及心理治療師Amy Morris便提醒,自律,不是控制孩子讓他們變乖,而是幫助他們學會自我控制,培養出自主的判斷能力,處理好自己的行為、情緒還有與他人的關係,如此一來,即使沒有父母在身旁,也能做出對自己有益的決定。

美國密西根州大學的研究發現,自律能力高的孩子,在閱讀及數理領域的表現都領先其他人。人類與家庭發展學系的副教授Ryan Bowles就直言,自律能力幾乎可以預測孩子將來的學習成就。

懂自律,找到生活的規律

除了學業之外,教導孩子自律,最重要的目的,其實是為了讓孩子學會如何照顧自己,成長為獨立自主的大人。

為此,Morris建議,爸媽們應該在下列生活六大領域中,協助孩子練習建立起自律的生活習慣。一步步從陪伴判斷、分享人生經驗、提醒應該依循的作法,到放手後讓孩子自己思考選擇、並且承擔結果,懂得自律,將能為他們帶來正面的影響:

  1. 1. 健康習慣

認識身體健康的重要性,從小養成早睡早起、獲得充足睡眠、飲食均衡等健康習慣,未來才能持續選擇正確的生活方式,避開抽煙、飲酒等對身體有害的活動。

  1. 2. 工作

對自己的行為及產生的後果負責,不管是幫忙收拾碗筷、協助家務;回家先寫完作業再玩遊戲、避免為了功課寫不完延誤上床時間;或是睡前整理好書包、確認隔天要帶的美勞用品等等,都能在付出的過程中,體會到自動自發的成就感。

  1. 3. 社交關係

以禮貌友善的態度與人互動,嘗試用同理心體貼他人,才能夠擁有和諧的人際關係。

  1. 4. 金錢觀念

認識「錢」是什麼、可以做什麼,並且學習規劃自己的零用錢,擁有健康的金錢觀念,將連帶影響長大後的消費習慣,並做出良好的財務規劃。

  1. 5. 情緒調節

不再像幼童時期,遭受挫折打擊就反射性地尖叫哭泣、甚至動手打人。控制自己的不理性,並且學會表達以及管理各種情緒反應,不讓生氣、興奮等高低起伏的情緒操控自己的衝動行為。

  1. 6. 時間管理

一開始可能沒辦法做到預估與掌握時間,但可以學著分辨事情的重要性、而後排序,這樣一來,他們在日後將更懂得如何規畫生活。

常見的諺語說「給魚吃,不如給他釣竿、教他釣魚」,學會自律,就像拿到了人生的釣竿,孩子一旦建立起可靠的行事準則,就能有自信地自我管理,不論是課業、健康、財務或人際關係,爸媽從此都不必再操心!

延伸閱讀:
孩子怎樣算長大?│Part1「自律」──看到規劃自己的進度,他長大了!
「豆腐心虎媽」嘴硬心軟?妳才是和解鎖「教練模式」陪孩子自律鍛鍊



Share this article with your friends and family!